一是建設完善境外知識產權信息服務平臺,加強信息供給。2015年以來,我們指導海外知識產權信息平臺建設,推出微信公眾號服務,提供我國主要貿易對象和**和地區的法律法規、制度環境、實踐指南、服務機構等基本信息。目前,已收集到各國和地區1400多項知識產權法律法規,20多個重點貿易目標**和地區的知識產權環境概況,近30條知識產權實用指南。該網站還提供350多家涉外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和40多名,為企業拓展海外業務提供信息支持。
二是成立**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指導中心,加強維權援助。該中心兩周前正式成立。聚焦處理海外知識產權糾紛的難點和痛點,構建海外知識產權糾紛信息收集發布渠道,建立中國企業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指導協調機制。這也是深化知識產權領域“發布、管理、服務”改革和優化營商環境措施的重要舉措。
第三,**知識產權局繼續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的**合作,支持企業在海外獲取和維權。已為美國、日本、巴西、印度、西班牙、加拿大等**的企業出版了專利申請實務指南。簽署了“一帶一路”知識產權合作倡議和合作措施。2018年,中國有效發明專利在柬埔寨注冊生效。中國的發明專利審查結果也得到老撾的認可。中國與許多**簽訂了專利審查高速公路合作協議。目前,合作伙伴已增至28家,方便企業維權。
下一步,**知識產權局將繼續關注并不斷加大力度,支持企業“走出去”的知識產權收購和保護工作,提高企業海外知識產權風險防控能力,促進中國企業海外知識產權有效保護。